主持人:工作就是集中工作,上班時間就解決掉了。
三川玲:另外一個打擾特別多的就是家長的功利化的閱讀。
我問那個蒲蒲蘭的創(chuàng)始人石川玉子,蒲蒲蘭算是中國的繪本的啟蒙者,把繪本的概念帶到中國。我就問石川玉子她覺得中國讀者的特點是什么,她說中國讀者的痛苦在于他們一定覺得某一書是帶有功能的。
主持人:這本書孩子能學到什么。
三川玲:這本書學到了什么,甚至是具體的這本書能讓小朋友有禮貌,這本書能教會他什么,就是功能性的。她說去玻利維亞書展,好多好多藝術性非常強的書,不敢買,就擔心那個書雖然很好,但是沒有功能,沒有一個馬上可以做的功能。
我覺得這個功利化閱讀會是一個特別大的障礙。因為一個東西,如果不是享受,沒有人會主動做這件事,你就會削弱它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不足,你就只能被迫去看書,被迫看書最可怕的一點是什么,你們記得高考完之后,我們是處理那些教科書的,很多人是把它燒了,仍掉了,那就是被迫看書,最后對書的態(tài)度就是這樣子。
主持人:如果有一些功能的書,就是他們畫風或者是它的設計感都還不錯,如果一舉兩得也可以,小朋友很有興趣,還能從中學到一些,培養(yǎng)他們的一些習慣也可以,對吧。
三川玲:我覺得這個是自然而然的。就好象魯迅寫很多小說的時候,都沒想到它有那么深刻的思想性。他寫這個東西的時候,不是為了思想深刻而寫的。但是他不妨礙他包含這些思想。
我很擔心,很多人會覺得,家長為了滿足這些功能,我們的創(chuàng)作者為了滿足這個功能,所以我們創(chuàng)造這個東西,這樣子最容易創(chuàng)造出平庸之作和垃圾作品,很多垃圾作品就充斥在我們的市場里面。
主持人:明白,我覺得現(xiàn)在很多家長,他們很關心的問題可能更具體一些。今天把三川玲老師請到這兒來,能夠給我們講一講,哪一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讀一些什么樣的書?
三川玲:比如嬰兒階段的是玩具書,生活習慣的書,比如說《小熊寶寶》這種,它就有一個小熊寶寶跟你一起。因為這個時候的小朋友,它的任何一個小進步在我們看來很可笑的,他會吃飯了,他會穿衣服了,對于他來說是天快要塌下來的一件大事。我記得我們女兒第一次站起來的時候,會走路,你記不記得全家會奔走相告,現(xiàn)在想來這是多么小的一件事情。小熊寶寶一般都解決這一類型的事情。
玩具書和互動書一般出現(xiàn)在嬰幼兒階段會多一點。嬰兒還有一個,他特別對兒歌感興趣,因為他們對有韻律的東西特別感興趣。這個時候其實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文學形式上來說詩歌是最高級的,但是嬰兒是對詩歌最早接受的,所以說明小朋友天資最好的藝術鑒賞家。
再大一點,幼兒就可以看繪本了。繪本的宣傳口號是0歲到99歲的人都可以看到。好的繪本有這樣的魅力,但是他的主要閱讀人群應該是幼兒到小學生,小學生中年級以前的小朋友,通常來說是這樣子。因為再大一點的小朋友會對復雜性的東西會感興趣多一點,會迷戀情節(jié)復雜一點的東西,可能就是兒童文學作品為主的一些書。
主持人:到幾歲的時候?
三川玲:比如說從五歲開始。
主持人:就可能是那種圖多字少的繪本開始轉變到字多的文學作品了。
三川玲:對,有一種書叫橋梁書,它就是這樣轉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