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孤獨癥的干預訓練越早效果越好,但目前社會支持體系比較薄弱,導致了大部分責任壓在了家長的身上。對于孩子患有孤獨癥的家庭來說,要不要辭職在家照顧孩子,父母雙方誰辭職,一直是困擾整個家庭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也無關對錯,只能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家庭和個人而異,適合自己家庭的才是最好的選擇。
家長在決定要不要辭職回家照顧孩子,建議考慮以下幾方面情況。
家長應該如何抉擇?
01 綜合考慮家庭資源及限制
家庭資源與限制是正負條件的兩端,包括經(jīng)濟條件、社會關系、家庭支持度,以及本地(社區(qū))資源等等。也就是說,如果可利用的資源有限,就算辭職在家可能也無濟于事。
02 與每一個家庭成員充分溝通
家庭成員的一致性至關重要,決定著后續(xù)的支持和持續(xù)度。對于辭職或哪一方放棄工作,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員充分發(fā)表意見、充分溝通,并做好規(guī)劃和心理準備。
除此之外,還需要調整家庭生活節(jié)奏,規(guī)劃家庭發(fā)展,計劃家庭康復訓練時間,如何應對各種可能的挑戰(zhàn),準備越充分,越有利于家庭的發(fā)展。
03 充分反思自己的意愿
如果決定需要其中一方放棄工作在家,一方面大部分家庭會選擇收入相對少的一方辭職,另一方面需要雙方充分考慮各自的需求和性格特點,理性評估哪方更適合呆在家里。不管哪方待在家里,另一方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堅持下去,并取得滿意成效。
辭職回家后,首先要面對的是自己與社會脫節(jié)、無序、低成就感帶來的心理波動,還需要對自己重新定位。如果心理和條件上尚未準備好,辭職回家不僅不會改善您和孩子的狀態(tài),一段時間內您的情緒有可能更加低落,并直接影響孩子和家庭發(fā)展。
做出決定后
需要面對的幾個事實
01 減少了家庭經(jīng)濟來源
一個人辭職,就會少一個人的收入,從而減少整個家庭的收入,而孤獨癥干預訓練需要長期投入,經(jīng)濟是重要的制約因素。
02 減少了家長社會性角色功能
人的社會性功能保持,最有效策略是融入社會。當然,離職在家不一定是脫離社會,但離職在家更容易導致脫離社會,放棄自己的生活和社會功能。
03 不同家長具有不同“在家”潛質
“在家”潛質的最主要指標是情緒自控力、行為(思維)理性度和家庭一致性(包括配合度),還包括要考慮整個家庭的資源和條件潛質,甚至還需要認真考慮自己的需求和性格因素。
04 需要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
孤獨癥的干預訓練是一場人生馬拉松,用力過猛與用力不當是大部分家長都有可能犯的“錯誤”,這就會導致新的問題產生,很難堅持到達終點。
常見的幾種錯誤決定
01 因內疚而選擇放棄工作
這會使自己、家庭和孩子本身均受到隱性傷害,而且這個傷害往往起初無法覺察,等覺察到了之后,可能傷害無法挽回。
02 因擔心而選擇放棄工作
鑒于孤獨癥面臨的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擔心、焦慮在所難免,這種心情做出的決定,很容易忽視關鍵因素,這時放棄工作,可能會帶來更大痛苦。
03 從眾心理而選擇放棄工作
不少家長并沒有想清楚為什么要放棄工作辭職在家,只是看到很多人都辭職專心照顧孩子,就決定自己也要放棄工作。這種從眾心理一樣會導致決策失誤。
總結來說,當孩子被確診孤獨癥后,辭職與否需要家長們慎重考慮,更需要整個家庭的支持,結合自身家庭情況,理性做出選擇。
不是一定辭職才能幫助孩子康復,有很多孤獨癥兒童父母沒有選擇辭職,依然能兼顧孩子達到理想的康復效果。當然,辭職帶娃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全身心照顧孩子。
但無論哪種選擇,關鍵是要家長對孩子做到高強度、高密度、高專業(yè)度的干預訓練,制定適合孩子的個訓化方案,堅持訓練,才能幫助孩子持續(xù)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