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孕媽知道,胎盤分為前壁,后壁,左臂,右臂,四個方位,這些都是正常的胎位,所以孕媽不管處于哪一個胎位,都不必擔心。
很多新手媽咪,對于胎盤前壁或者后壁的那些事,議論紛紛。那么,胎動早晚和前壁后壁有關嗎,到底胎盤后壁好還是前壁好呢?胎盤前壁還是后壁容易感到胎動呢?真正影響胎動感知的因素是什么?
下面由小編來為您揭曉吧:
前壁還是后壁容易感到胎動
胎盤后壁好還是前壁好
媽媽一(寶寶2歲):順產的話就不是很清楚,剝的話就是后壁好,醫(yī)生說一劃開肚皮寶寶就在比較危險,在后壁可以有空間緩和一下。
媽媽二(寶寶1歲半):位于子宮后壁的話,肚肚會顯小些,后期身體負擔不會太重。
孕媽代表(懷孕5個月):這個是沒什么關系吧?覺得前后都一樣的,只是寶寶的位置不同而已哦。我是后壁的呵呵,是感覺肚子好小。
我們都知道胎盤位置就是早期受精卵著床的位置,胎盤分為前壁,后壁,左壁,右壁,四個方位都是正常的,除非是前置胎盤,也就是胎盤位置過低達到宮頸內口會引起出血外,其他不管前壁后壁都沒關系的
胎盤前壁還是后壁容易感到胎動
我們知道胎動是胎兒健康發(fā)育的一個重要標準,不同的孕婦胎動的時間也會存在有所差異,所以胎盤前壁或者后壁和胎動早晚是沒有多大聯(lián)系的,胎盤后壁并不一定胎動就晚哦,影響胎動早晚的因素很多但是絕對和胎盤后壁和胎盤前壁沒有任何的關系。
正常明顯胎動1小時不少于3~5次,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為30~40次以上。但由于胎兒個體差異大,有的胎兒12小時可動100次左右,只要胎動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變化不大,即證明胎兒發(fā)育是正常的。胎動正常,表示胎盤功能良好,輸送給胎兒的氧氣充足,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fā)育健全,很愉快地活動著。
胎動的次數并非恒定不變,在妊娠28~38周,是胎動活躍的時期,以后稍減弱,直至分娩。孕婦的運動、姿勢、情緒以及強聲、強光和觸摸腹部等,都可引起胎動的變化。
正常胎動是胎兒向母親報平安的一封特殊“家書”,也是胎兒情況良好的一種表現。而胎動異常,則預示胎兒目前遇到了困難或危險。所以,孕媽媽要學會觀察胎動。
一旦發(fā)現胎動異常,應立即去醫(yī)院。醫(yī)生會根據各種檢查的結果分析、判斷胎兒情況,提出具體處理措施,以保證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