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懷孕了,你認真地上每一堂產前培訓課,讀著你能找到的任何關于懷孕和分娩的資料。但是,課程和書籍都沒法讓你把分娩的過程了解得完全清楚和透徹。這一點并不奇怪,因為關于分娩,所有的資料都只會告訴你一些普通的知識,而細節(jié)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知道。下面是我們在采訪專家和新媽媽們的時候,他們不小心說漏了嘴的內容,也許可以讓你從另一個方面更多地了解一些關于分娩的細枝末節(jié)。
尷尬事1 你會嘔吐
如果以前誰要是告訴我分娩的過程中嘔吐是正常的,我一定會表示懷疑。但是直到3年前我的女兒出生后,我才深刻地認識到嘔吐是分娩過程中多么普遍的一個現(xiàn)象,幾乎90%的媽媽都在產床上經歷過惡心和嘔吐的感覺。當然,這是有原因的。比如,無痛分娩中采用硬膜外麻醉會導致血壓過低,也就是血壓突然下降,最初的一個征兆就是惡心和嘔吐。即使是沒有進行硬膜外麻醉,分娩時的疼痛也會導致嘔吐。另外,分娩的過程中,胃里的食物會停止消化,也可能會導致嘔吐的發(fā)生。
如果你是自然分娩,為了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嘔吐,從分娩開始的最初階段,就應該只吃一些好消化的流食,或者完全停止進食,只喝水或飲料。
尷尬事2 你的牙齒會咔噠咔噠地響
差不多有50%的女性都抱怨分娩的時候身體會顫抖,牙齒發(fā)出咔噠咔噠的聲音。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并不是因為感到冷(事實上,這個時候準媽媽的體溫還會上升1到2度,會感到熱)。以前的解釋是:顫抖是分娩過程中身體處于臨時狀態(tài)的直接反應。但是最新研究表明:顫抖是因為母體的血液中出現(xiàn)一些不相容成分的直接結果。在分娩的過程中,極少量的胎兒的血液會融入媽媽的血液當中。如果把媽媽和寶寶的血液中有不相容的成分(例如媽媽的血型是A型,而寶寶的血型是B型),媽媽就會出現(xiàn)顫抖、哆嗦、打冷戰(zhàn)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