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和他親手接生的寶寶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吳林的寶寶降臨這個世界時,小小的身體第一個觸碰到的就是爸爸寬厚的手掌。這雙手,將他慢慢托住,迎接他來到這個世界,再輕輕放到媽媽溫暖的胸前。
吳林是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yī)院分娩室的一名助產士,也是為數(shù)不多親手接生自己孩子的男人。這樣的男助產士,浙大婦院分娩室一共有11個,約占了總數(shù)的1/6。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jié),記者記錄了吳林普通的一天,帶大家走進“助產士”這個特殊的護士群體。
(注:導樂是全程陪伴孕婦自然分娩的服務,通常由優(yōu)秀的助產士擔任。)
早上7點多,吳林從家里出發(fā)前往醫(yī)院上早班,在另一家醫(yī)院當護士的妻子通常早半個小時出門,兩人白天幾乎見不上一面,半歲的寶寶還跟著奶奶熟睡。
此時,浙大婦院分娩室的待產房里已經躺著5個產婦,她們正感受著規(guī)律的宮縮,等待宮口的開大。疫情下醫(yī)院不允許陪護,所以爸爸們都不在場,整個待產室安靜有序,只有胎心監(jiān)護儀發(fā)出的“撲通撲通”聲此起彼伏地響著。
吳林先和晚班的同事交接班,了解一下幾位產婦的情況。正看著病歷,他突然聽到6床產婦發(fā)出了低沉的呻吟聲,趕緊起身走到床邊。
吳林在查看產婦資料
“醫(yī)生,我能不能直接剖啊。”孕婦側躺著,雙眼無神,有氣無力地擠出一句話。
“你現(xiàn)在情況挺好,完全可以自己生,不要這么快放棄嘛!你已經開到2指了,再堅持一下,我教你做深呼吸放松,或下床活動活動,如果實在覺得疼痛明顯,過會兒也可以打無痛。”
吳林說,很多產婦在打無痛前都會“一時不冷靜”,想趕緊剖剖掉,但其實大部分最后都能順利自然分娩,“自然分娩對產婦和孩子的創(chuàng)傷最小,只要條件允許,我們都會鼓勵她們自己生。”
吳林檢查產婦情況
醫(yī)生,這是很多產婦對吳林和同事的稱呼。一位產婦說,她也分不清醫(yī)生、護士、助產士的區(qū)別,“醫(yī)生是對他們的尊稱。”準確來說,助產士是能獨立接生和護理產婦的護士。一名優(yōu)秀的助產士,臨床經驗不亞于專業(yè)的產科醫(yī)生。
吳林6年前剛到浙大婦院時,也對助產士這個職業(yè)知之甚少,“我一個師兄在這里,他說在產房工作挺開心的,很有價值感,我就過來了。”
但初來時,他最先感受到的卻是男助產士尷尬的處境:有些產婦看到男助產士會立馬提出換一個。他說,畢竟生產涉及隱私部位,產婦和丈夫拒絕男助產士也能理解,但心里多少有點不自在。
這兩年,分娩室男助產士的比例不斷上升,產婦對他們的偏見和抗拒也慢慢減少。當天,待產室的一名孕婦還指定讓吳林給她做導樂,送錦旗和表揚的也越來越多。
王女士是來生二胎的,1年半前,她在浙大婦院生下了大寶,正是吳林幫她做的導樂,“我很怕疼的,上次他給我做導樂感覺蠻好的,所以這次也叫他。”
王女士待產時,吳林帶著她用瑜伽球做訓練,緩解疼痛和不安;上無痛時,他和麻醉師一唱一和講起笑話,分散她的注意力;最后生產階段,他全程握著產婦的手加油打氣,指導她正確呼吸。
在同事的助產和吳林的導樂下,王女士順利生下一個男寶寶。
吳林抱著一個剛出生的寶寶
和安靜的待產室不同,產房相對熱鬧多了。醫(yī)生和助產士穿梭在不同產室之間,每扇門打開,里面時而傳出產婦的呻吟聲,時而有產婦的用力聲,時而有寶寶降臨時美妙的哭聲,中間還夾雜著助產士的指導聲:“很好,再來一次!”“鼻子吸氣,嘴巴吐氣。”“用力!加油!”“好好好,先休息一會。”……
一個產婦的胎兒胎心突然減弱了下來,但虛弱的她一直無法很好地用力,急得查房的醫(yī)生提高了嗓門,“你寶寶的胎心掉下來了,你快好好地用力,腿張開蹬牢或自己抱腿,否則會很危險的!”
吳林說,分娩室的最高記錄是一個班內接生了28個產婦,平均1小時就有3~4個產婦生產。平常一個助產士一天要走2萬多步,那天的步數(shù)估計超過3萬。
做完導樂后,他被安排為另一個二胎產婦助產。林女士2016年生下大寶,當時也是一名男助產士接生,所以看到吳林沒有絲毫驚訝。
吳林正在為產婦接生
作為一個有經驗的產婦,她感覺用力姿勢還是比較恰當,陣痛襲來時立馬匯報,“來了來了!”但經驗再豐富,疼痛還是躲不過。生產時,她要么忍不住叫出聲,要么喉嚨口發(fā)出悶響,吳林不得不反復提醒她,“盡量不要喊,節(jié)省點力氣用力。”
林女士生得很順利,由于羊水比較清,生下的寶寶干干凈凈,還遺傳了媽媽白皙的膚色。吳林抱起寶寶讓她確認性別,“來,看一眼,男孩還是女孩?”
吳林向產婦確認寶寶性別
“女孩。”剛卸完貨的林女士迅速恢復了體力,語氣平穩(wěn)有力,“這下她爸爸和哥哥要高興壞了。”
寶寶緊貼媽媽的胸前
林女士說,生二胎完全是因為兒子整天念叨“生個妹妹”,丈夫也想要一個貼心小棉襖,但她覺得養(yǎng)女兒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反而更想要個男孩,“奇怪了,我做B超的時候都看到蛋蛋了!”在場的助產士都被她逗樂了。門口等候多時的爸爸見到寶寶后,更是激動地確認了3遍,“是女兒吧?”
吳林把寶寶抱給爸爸看
吳林覺得,助產士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職業(yè)之一,因為每天他都和父母共享新生命誕生的喜悅。而這種幸福感的頂峰,則是他給自己寶寶接生的那天。
去年12月7日,他特地調了班,空出完整的一天,因為那是妻子的預產期,“導樂啊、助產啊,全都是我上,當了一天她的專屬助產士。”
那天,他既是助產士,也是丈夫和爸爸,角色反復切換。助產士上線時,他拿出最專業(yè)的指導,幫助妻子調整體位,減輕疼痛指導;但一旦變回丈夫,他又看不得妻子那么痛苦,恨不得自己替她遭這份罪。
“平時也覺得母親很偉大,但到了自己老婆生的時候,這種體會就更強烈了。太不容易了。”
進入分娩最后階段,吳林不斷提醒自己“專業(yè)、沉著、冷靜”,一步步來,不要摻雜太多個人情感。以至于孩子出生后,他依然保持著這種理性,只顧忙著擦拭、給媽媽看性別……反而忘了初為人父的激動和喜悅,沒有流一滴眼淚。
吳林和親手接生的寶寶
事后回想起來,他才覺得親手接生兒子這事兒,太牛了!
幸福是產房的常態(tài),但它同樣暗藏危機,而且一旦爆發(fā),往往就是一個家庭的悲劇。
臨近下班,吳林收進一個孕28周的產婦。早上她突然破水、見紅,在當?shù)蒯t(yī)院建議下趕來浙大婦院急診,隨后被轉至產房。
吳林為轉院的產婦檢查胎心
這個產婦也是二胎,本身有妊娠期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之前產檢一切正常,不知怎么就突然破水了。
當天值班醫(yī)生檢查后表示,寶寶太小了,如果能保就盡量保,實在保不住再嘗試生產,“你雖然是瘢痕子宮,但畢竟胎兒沒有足月,比較小,還是可以嘗試自己生一生。”
吳林和產婦家屬談話
這個產婦雖然出了點小狀況,但還有保胎的希望,情況不算太糟。在產房,“羊水栓塞”才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消息。這種因羊水進入母體血液循環(huán)引起的嚴重并發(fā)癥,病情兇險,病死率高,吳林剛入職時就體會了一回。
他記得,那個產婦是生產中突發(fā)羊水栓塞,第一時間被推進了手術室。同事們全都屏氣凝神、埋頭搶救,氛圍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他們讓我拿藥,我神經緊繃、全身僵硬,汗毛都豎起來了,生怕拿錯。”好在最后搶救成功,產婦雖然摘除了子宮,但保住了性命,孩子也平安出生。
吳林為寶寶穿衣
除了羊水栓塞、大出血這種緊急搶救,吳林最不愿面對的就是給產婦引產。每周,產房或多或少都有幾臺引產手術,基本是胎兒查出畸形,不得不終止妊娠。
他說,引產的產婦,生產前都異常平靜,表面看不出悲喜。但一旦胎兒引產下來,她們的情緒就會出現(xiàn)劇烈的波動,“有的會要求抱給她看一眼,看了之后就哭得停不下來。還有的會準備好小衣服,讓我們給寶寶穿上。”
吳林為一位產婦抽血
產婦情緒波動很容易造成大出血,所以吳林和同事盡量讓產婦和寶寶避免過多接觸,還時常安慰她們,“我們會告訴產婦,你還年輕,還有機會,太傷心對身體不好,現(xiàn)在身體恢復好最重要之類的。但說實話,這時候語言都是很蒼白的,沒有哪個母親會不傷心。”
那天,吳林為3位產婦助產,抱了3個別人家的寶寶。下班后,他終于可以回家抱一抱自己的寶貝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