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動必須的營養(yǎng)素,主要從飲食中攝取。正常情況下,妊娠期微量元素的真正缺乏是不常見的,只有妊娠前體內礦物質儲備不足,妊娠后又供給不上才出現(xiàn)微量元素缺乏現(xiàn)象。
下面列舉常見的幾種微量元素:
硒:硒是谷胱甘肽氧化酶的組成成分,硒可以保護細胞膜中的脂質免受氧化。缺硒可發(fā)生大骨關節(jié)病、克山病,因此,如果婦女缺硒,應在治愈后再妊娠
銅:銅是造血的要素,并有促進鐵透過腸黏膜吸收的作用。孕婦體內銅的濃度在妊娠過程中逐漸上升,這可能與胎兒長大體內雌激素水平增加有關。正常情況下,孕婦不需要額外補充銅劑,銅過量可產生致畸作用。
鈣:不少人處于鈣儲存較低水平或缺鈣的狀態(tài)。特別是經常在室內工作,缺乏日光照射的婦女更容易有這種情況。含鈣量高的食品包括奶制品、深綠色蔬菜、蛋黃、海藻、芝麻、西瓜等,對于有足量乳類飲食的孕婦,一般不需要額外補給鈣劑。對于不常吃動物性食物和乳制品的孕婦,應根據(jù)需要補充鈣劑,補鈣的同時,還須注意補充維生素D,以保證鈣的充分吸收和利用。為了防止胎兒頭部過度骨化,不利于自然分娩,多數(shù)醫(yī)生認為妊娠36周以后就不宜再補充鈣了,而且這時胎兒已基本發(fā)育成熟,不必增加代謝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