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拖拉、磨蹭是孩子們的通病,為了能讓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大多數(shù)家長選擇的做法是重復(fù)的催促,不停的督促。
起床叫3遍,做作業(yè)叫3遍(中途一會還要吃水果,一會又要上廁所,一會還要喝點水),晚上睡覺就更別提了,不催個10遍8遍根本就是無動于衷。
也許你以為催促能讓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但到頭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拖拉磨蹭的毛病不但一點沒改,反倒是變本加利日愈嚴重了起來。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淚,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潞⒆觽冞@樣呢?為什么怎么催都改不了呢?
▼ 看看下面這些瞬間,孩子多少次激怒了你?
? 早上賴床,上學(xué)快遲到了還不起來;
? 一邊吃飯一邊玩,一個小時都沒吃完;
? 出去玩耍很久還不愿意回家,怎么催都不聽;
? 半個小時的作業(yè),兩個小時才做完;
? 洗漱完后還想玩,死活不要去睡覺,把你的督促當(dāng)成了耳邊風(fēng)...
孩子為什么會拖拉?其實很多孩子的磨蹭,是我們家長給催出來的
孩子做事一慢,我們就忍不住去催催催,希望孩子能感受到我們的苦口婆心,以后“不待揚鞭自奮蹄”。
可實際上,我們的催促往往起了相反的效果!
我們回看一下文章開頭提到的例子:一位媽媽說,女兒窩在沙發(fā)上看動畫到10點多,催三遍才肯乖乖睡覺。
那么問題來了:女兒真的不知道10點半就應(yīng)該準備洗漱睡覺了嗎?
其實,這些規(guī)則女兒都知道、都明白。而她之所以會賴著不動,是因為對媽媽長時間的嘮叨、催促形成了免疫和依賴。
當(dāng)媽媽催第一遍的時候,她一點都不在乎,因為她知道媽媽只是打個預(yù)防針,反正還會再催的,于是繼續(xù)安心看電視;
當(dāng)媽媽催第二遍的時候,她心里有點準備了,預(yù)感到媽媽可能會發(fā)火,所以抓緊最后的時間多看一會兒;
當(dāng)媽媽催第三遍的時候,她知道媽媽真的發(fā)火了,再不去睡覺真的會挨揍,所以才起身去洗漱、準備睡覺。
時間長了,孩子做事的標準不是“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而是“媽媽有沒有催”。媽媽催的才是緊急的,媽媽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動做。
給父母的建議:
慢慢戒掉嘮嘮叨叨、連哄帶騙的催促,對孩子下達的指令時,內(nèi)容要簡單明了,態(tài)度要和善,語氣要堅定:“寶貝,現(xiàn)在已經(jīng)10點了,媽媽允許你看最后5分鐘,5分鐘后必須開始洗漱,明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