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被打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
1. 試試抓住對方的手腕
告訴孩子,面對小朋友打過來的小巴掌時,不妨試一試迅速抓住對方的手,這樣對方就不能動了,不能動就打不了人了,抓住對方手腕的同時要告訴這位小朋友:“你不能打人,打人不是好孩子”。
2. 不還手并不等于懦弱
要讓孩子知道,被打時以牙還牙的方式一定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我們僅僅是抓住對方小朋友的手腕,而不是還手,這并不是軟弱可欺,更不是懦弱,而是懂禮貌、懂謙讓、懂得解決問題的行為。
3. 爸爸媽媽就在旁邊保護你
如果抓對方手腕也不能阻止對方打人的時候,被小朋友打后要讓孩子及時的告訴父母,讓他相信,爸爸媽媽會找到更加合理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們一定要教育孩子,首先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戰(zhàn)勝邪惡,好好保護自己,我們大人給你們提供充分的支持!我們處理人際關系時,不錙銖必較,孩子自然心胸曠達;我們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勇敢而得體的解決爭端,孩子也自然能學到這方面的智慧。 當然,這些都是已經發(fā)生在被打之后,我們與孩子一起做的消彌挫敗感,去除心理傷痛的內部行為。
4. 表明自己的立場,求得援助,告知父母
如果孩子真的被欺負了 首先要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一定要大聲的喊出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 如果對方繼續(xù)追打或者場面不可控,立即尋找身邊成年人的保護,可以是老師、家長,或者管理員。 不一定在每次有問題的時候就需要求助于外力,但需要讓孩子明白,當自己的能力無法應對時,老師和家長,都是可以保護他們的力量。 最重要的一點,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告訴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