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家長對“想要成功地教育孩子,就要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一句話深信不疑。比如明星黃磊和孫莉對女兒黃多多的教育就是“父母統(tǒng)一戰(zhàn)線式”教育。
黃多多做錯了事,黃磊和孫莉會一起說她,如果做對了,兩人會一起夸她。黃磊曾說,如果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意見不一致,那么她就會鉆空子,去投靠更有利于她的一方。
這種說法沒有錯,但是我們還是要正確地看待和理解“統(tǒng)一戰(zhàn)線式教育”。下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一下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是不是非得要統(tǒng)一戰(zhàn)線?
首先,父母是人,他們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不可能事事意見都一致
有孩子的父母可以回想一下,在育兒的過程中,你們難道沒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嗎?
舉個簡單的例子:四歲的孩子有一天在家里的新墻上亂涂鴉,媽媽回來一看立刻就火冒三丈,剛裝修的新房子就被畫成了這樣,難免控制不住情緒把孩子大罵一頓,甚至有可能動手打了幾下,想讓孩子長點記性。
但是看了一些育兒類書籍的爸爸并不贊成這樣的做法,他覺得年齡小的孩子毀壞家里的東西并非是本意,他們是非常原始和自然的行為探索。
爸爸覺得父母對孩子行為的反應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我們通過打罵來讓孩子吸取教訓,也許最終不一定能達成讓孩子愛惜物品的目的,因為在父母的訓斥、打罵之下,孩子的自信心可能會下降,并且會在自我貶低的過程中變得一蹶不振。
最后他要么繼續(xù)在墻上亂寫亂畫,要么還會產(chǎn)生更瘋狂的報復念頭,那么毀壞的不一定是家里的白墻了,也許是其它更加值錢的東西。
所以,爸爸覺得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控制下情緒,并適當?shù)毓膭詈鸵龑Ш⒆?,可以這樣說:“你真有創(chuàng)造力,畫得真不錯,不過我們要給你找個更合適的地方讓你發(fā)揮才好。”
此時,爸爸和媽媽的意見就是不一致的。
如果孩子的行為確實存在著問題,那么父母雙方可以統(tǒng)一戰(zhàn)線,來糾正孩子的行為,并且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底線?什么是原則?
但問題就出在孩子的某個行為,父母一方覺得是錯的,另一方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用不著這樣上綱上線的,這就是分歧所在,而且日常教育中,這種分歧很多,根本就統(tǒng)一不了什么戰(zhàn)線!
其次,當父母一方教育觀點錯誤時,另一方一定要站出來主持公道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影視劇中,我們經(jīng)??吹降漠嬅婢褪歉改钢械囊环綄⒆舆M行教育,有的教育是錯誤的、極端的,但是另一方“冷眼旁觀”。
于是,孩子就很絕望,他們發(fā)現(xiàn)沒有人能給他主持公道,能站出來替說話,這種絕望或許能伴隨著他的一生。
孩子有爸爸和媽媽,按道理說,他可以有兩次接受正面信息的機會。如果父母一方在教育孩子時行為和語言都很偏激,這個時候還決定統(tǒng)一戰(zhàn)線,就意味著兩個人一條心地對孩子進行最殘酷的鎮(zhèn)壓。
而當父母在使用“戰(zhàn)線”這個詞的時候,他們就已經(jīng)開始努力計劃著和孩子進行對抗了,打算和孩子較量一番,看誰弱誰強。親子關系的權力斗爭,沒有誰贏誰輸,只有兩敗俱傷。
當父母一方習慣用侮辱或傷害孩子的語言來攻擊孩子時,那么,另一方一定要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要敢于站在孩子這一邊,為他進行辯護,這個時候不需要什么統(tǒng)一戰(zhàn)線。
這樣做,孩子就會知道,你是他可以信賴的對象。相反,如果你總是一言不發(fā)或者支持另一方的言行,那么孩子以后將不會再信任你們中的另一方,慢慢地將會徹底關上心門。
人都不是完美的,父母有的時候也會大腦短路,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也會因為工作壓力太大,把情緒帶到家中來。那么父母一方犯這種錯誤,另一方就最好不要站在一邊不說話,最好能站出來給孩子主持公道。
最后,當父母雙方觀點不一致時,也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表達出自己的意見
孩子也并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因為他而對立起來,他想要的只是一個公平的說法。
父母存在分歧的時候也要理智溝通,不要在教育孩子的現(xiàn)場,兩人就開始爭論不休、爭鋒相對,以至于最后惡語相向。
這樣教育的結果會更糟,會讓孩子不知所措,會更加內疚和自責,他最終會把所有的問題指向自己,認為是自己影響了父母之間的感情。
父母在表達不同意見時要基于“充分尊重對方、維護彼此威信”的原則,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即使大家的意見不一致,也還是可以和諧并且相親相愛地生活在一起。
所以我們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并不是非得要統(tǒng)一戰(zhàn)線,還是要視情況而定。如果父母其中一方的教育觀點是正確的,那么另一方可以配合。如果存在分歧,請選擇一種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而作為父母,也壓根營造不了一個沒有任何差異的世界,和一個完全一致的生活。我們讓孩子看到不一致的觀點共存一處,也是豐富了孩子的視野。如果最后大家能坐下來,一起討論、交流,最終解決問題,這樣的處理方式是不是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