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是110嗎?”“對,什么事?”“你們過來吧!……救命??!救命??!”這是廣東江門警方近日接到的一通報警電話。電話是一名小男孩打過來的,電話中小男孩說到這里就掛了電話。
警方接到電話后,火速趕往到現(xiàn)場。結果,發(fā)現(xiàn)報警的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媽媽都站在門口,等著警方前來。小男孩看到警察后,對警察央求道:“求求你們把媽媽帶走吧,我真的活不下去了!”原來,這名小男孩子是因受不了媽媽一天到晚催他寫作業(yè),所以報了警。
這看似因作業(yè)引發(fā)的矛盾,其實從側面可以看出,這個家庭的親子關系出現(xiàn)了問題。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中說道:“管教的核心是連接。如果孩子感覺到與你保持連接,相信自己是你的掌上明珠,那么他就更容易聽從你的要求。”
由此可見,當我們與孩子保持連結,營造出良好的親子關系時,孩子才會更愿意服從父母的管教。那么,我們該如何與孩子保持連結呢?下面,我將與大家分享,3個能幫助我們與孩子更好連結的方法。
一、尊重孩子,讓孩子有選擇權
父母與孩子之所發(fā)生沖突,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父母與孩子存在著控制權的爭奪。許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不會管控自己,所以事事都不讓孩子自己做主。當孩子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時,父母就會對孩子發(fā)脾氣,甚至打罵孩子。然而,這些父母似乎忘記了,我們管教孩子的最終目的,是要教會孩子控制自己。
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大人尊重,他就不會用哭鬧、發(fā)脾氣等方式來爭奪控制權。比如,對于一個一向不愛洗澡的孩子,我們可以在晚飯前問問孩子:“你是想先洗澡再吃飯呢?還是吃完飯再洗澡呢?”這種做法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有選擇權,可以有效減少親子之間的沖突。
所以,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提供選擇權,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時也有利于我們親子關系的發(fā)展。
二、用道歉修復你與孩子的關系
我們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被孩子的行為激怒,進而做出對孩子惡語相向,甚至打罵孩子等過激反應。這些都會損害我們的親子關系。然而,這些損害并不是不可挽回。如果我們過后能真誠地向孩子道歉,也可以很好地修復親子關系。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跟孩子道歉會讓自己喪失父母的權威。其實恰恰相反,孩子往往會因為你的道歉,而反思自己的行為。同時,也給孩子樹立了榜樣,教會孩子道歉的價值以及如何道歉。
前幾天晚上,我因女兒看ipad時間過長而向女兒大發(fā)脾氣,甚至威脅女兒:“你再這樣我就不理你了,真是越大越不聽話。”女兒被我罵得大哭。過后,我意識到我剛剛的反應可能傷害到了孩子,我開始為自己剛剛的行為感到后悔。
于是,我對女兒說:“媽媽剛剛是不是把你嚇到了?”女兒點了點頭,說:“你剛剛太大聲了。”我跟女兒說:“對不起!媽媽看到你玩了那么久,擔心對你的眼睛不好,一下沒控制住脾氣。”女兒也不好意思地說道:“媽媽,
我也要說對不起!剛剛的片太好看了,我沒控制住,下次我會注意的。”
可見,我們真誠地跟孩子道歉,不僅能幫助孩子學會承擔責任,還能幫助孩子從傷害中恢復過來,與我們重新保持連結。
三、抽出時間,一對一與孩子相處
不少的育兒書都會提到,父母高質量的陪伴能增進親子感情,營造良好的親子關系。那么,具體該如何做呢?這里給大家3個建議。
1,建議你可以每周留出2-3次,每次15-20分鐘的固定時間,專門用來陪伴你的孩子。如果你有多個孩子,建議你每次只安排陪一個孩子,并將時間安排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他什么時候可以單獨與你相處。當孩子知道你愿意花時間專門來陪伴他時,孩子能深深地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2.在一對一的時間里,讓孩子來安排做什么事或者玩什么游戲。這時,不要指揮孩子要做什么,我們要做的就是參與其中。比如,你的兒子想出門騎滑板車,你只需要跟在他身旁,讓他決定走哪個方向。你可以跟他聊聊你在四周看到的東西,并對他對你說的話做出回應。
3.陪伴時,不要邊做其他事情,把你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和你自己的身上。這些孩子都能感受得到的。
樊登老師曾經說過,他有次在給他的兒子聽寫生字時,自己邊看自己的書,邊給兒子聽寫。聽寫到一半時,兒子突然哭了。他的兒子說:“爸爸,你還是不要給我念了?”樊登老師問兒子為什么。他的兒子說感覺他根本就不想給自己念。
當你愿意花時間陪孩子,傾聽孩子的想法,陪孩子做游戲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高質量的陪伴就像黏合劑,可以讓你和孩子更好的連接在一起,增進你們的親子關系。
寫在最后
為什么有些的孩子會跟父母漸行漸遠?為什么有些孩子的行為越來越叛逆?這一切的本質都源于親子關系被破壞了。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礎。希望父母們能多花些時間與精力,與孩子保持連接,營造出良好的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