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家長分享一個,最近遇到的比較好玩,也比較值得反思的事情。
事情是這樣的,我家隔壁原來住了一對老夫妻,兒子在上海定居。去年得了一場病身體就不大好了,所以被兒子接到身邊去了,所以他們的房子就掛出去出租了。
近日,隔壁搬來了一家六口,兩位老人,兩個孩子,以及一對夫妻。由于這兩個孩子和我女兒年紀相仿,所以三個小家伙很快就玩在了一起。
然而,有一天女兒回家后,滿臉疑惑地問我:“媽媽,你知道為什么隔壁的兩個孩子,一個是姓王,一個是姓楊嗎?”這個問題確實讓我有些意外。
老公聽到后,第一反應也是:“可能是個重組家庭吧?”待老公給女兒解釋完什么是重組家庭后,女兒卻反駁說:“不是的,我問過他們了,他們說是同一個爸爸媽媽生的。”
這時候我才明白,原來鄰居家的倆孩子,兒子是跟爸爸姓,女兒是跟媽媽姓的!
看到鄰居家這個情況,我忽然想起來我公司一個小同事,之前就開玩笑的告訴我說:自己婚前就跟她男朋友商量好了,結婚后要兩個孩子,一個跟她姓,一個跟老公姓。
當時,我覺得這種想法挺好,也挺有意義的。畢竟作為獨生女,這種方式多多少少的是可以給父母一些安慰的。
如今看來,這種“一個孩子跟父姓,一個孩子跟母姓”的現象,在二三胎家庭中已經越來越普遍。
當然,這種現象的普及,主要得益于兩點原因,一是二胎三胎政策的放開,使得人們有更多的機會給孩子選擇姓氏;二是社會觀念的開放,讓更多人接受并實踐這一做法。
同父母,不同姓,真的實現了公平嗎?
其實,對于這個“一個孩子跟父姓,一個孩子跟母姓”的現象,我曾與身邊不少女性朋友聊過。
說實話,她們中的大多數,對此現象都挺支持的,覺得這不僅是男女平等的體現,也是對傳統(tǒng)的一種新看法,顯得更公平。
然而,也有極少數朋友對此表示不認可,她們認為,這種做法,在表面上看似實現了公平與尊重,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選擇背后潛在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尤其是以下幾個負面影響。
①影響夫妻感情
在我國的傳統(tǒng)觀念中,孩子通常跟父親姓,這被視為一種血脈和家族的延續(xù)。
對于那些思想保守的夫妻,尤其是老公來說,如果硬要孩子跟母親姓,可能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受到了挑戰(zhàn),從而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
比如,我在某乎平臺上看到一位網友分享,說她個人感覺自己的姓氏比老公的好聽,而且也比較好寫,所以就打算以后生了孩子跟自己姓。
沒想到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公后,老公卻說自己沒辦法接受,覺得這樣等同于入贅,會讓他自尊心受挫……在家族里丟人,因此兩個人還鬧了矛盾。
說實話,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同意孩子隨母姓的父親,他們當初可能就是出于遷就和妥協。
這種妥協可能源于對妻子的深愛,對家庭和諧的追求,或是為了迎合某種特定的家庭期望。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妥協可能會帶來不少麻煩。
比如,有些父親可能會慢慢覺得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沒那么重要了,或者因為孩子的姓氏問題被外人誤解和質疑。
這些問題可能會讓他們心里不舒服,甚至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簡單來說,就是妥協一時爽,長期可能出問題。
這些問題可能會對他們的心理和情感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
② 導致孩子受到外界不同的對待
關于孩子姓氏不同,在老人那遭受的待遇不同,這一點我是有深刻體會的!
因為自從生了女兒后,每次過年回家,老媽對待女兒跟侄女的態(tài)度和方式明顯不一樣。
雖然她嘴上從來都不承認,總說女兒家的孩子跟兒子家的都一樣,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孫女跟外孫女明顯就是兩種待遇。
比如,過年的壓歲錢,她每年都給侄女2000元,而只給我女兒1000元;再比如,每次給倆孩子買禮物,用心程度也很有差別……
后來我開玩消似的揭穿她,她就說:誰叫你家孩子不跟我們老楊家姓呢?你侄女可是我們老楊家的孩子。
受長期男權社會觀念的影響,在一些傳統(tǒng)的家庭中,尤其是在一些經濟條件比較落后、農村的家庭中,爺爺奶奶可能更傾向于孩子隨父親的姓氏。
他們普遍認為,孩子隨父親的姓氏更符合家族傳承和社會習俗。因此,如果孩子中有一個隨了母親的姓氏,他們可能會表現出一些不理解或者輕微的偏見。
而這種輕微的偏見,他們可能甚至都察覺不到,但時間長了,對于善于觀察的哈矮子來說,他就會有所擦巨額,這就為家庭親子關系埋下了許多隱患。
③給孩子帶來身份認同上的困擾
心理學家指出:穩(wěn)定、一致的家庭環(huán)境和明確的家庭角色定位,有助于孩子形成積極的自我認同和情感發(fā)展。
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姓氏通常被視為身份和歸屬的象征,是連接個人與家族血緣關系的紐帶,它代表著一個人的家族背景和歷史。
所以,我們生活中,大多數孩子都會通過姓氏來認識自己和家庭的身份。當兄弟姐妹間的姓氏不同時,孩子可能會對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不清楚自己究竟屬于哪一個家族或群體。
其次,兄弟姐妹間不同的姓氏安排,也可能引發(fā)外界對孩子身份認同的質疑和誤解。比如,就像文章一開頭我提到的隔壁鄰居一樣,老公第一感覺便是重組家庭的孩子。
再比如,有個網友曾在網上留言說,自己因為跟母親姓,曾被同學誤以為自己爸爸是入贅的女婿。
類似以上這種外界對孩子身份認同的質疑和誤解,可能會影響孩子對自己身份的認知,甚至可能導致孩子受到歧視或排斥。
此外,家里人的態(tài)度和期望對孩子的身份認同也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如果家庭中有人不太接受孩子跟媽媽姓,或者更希望孩子能跟爸爸姓來延續(xù)家族傳統(tǒng)。
這種想法一旦讓孩子感受到,就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困惑和不安,導致孩子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誰,應該屬于哪個家庭。
【最后寫給各位父母的話】
我相信隨著社會思想的逐漸開放,人們的包容性也會越來越強,未來家庭中跟隨母姓的孩子也會越來越多。
因此,我想再對希望孩子隨自己姓的媽媽們多說兩句:
在做出讓孩子隨母姓的決定時,請您堅定而深思熟慮。因為這不僅是一個關于姓氏的選擇,更是對孩子身份認同和情感發(fā)展的投資。
請確保您和伴侶之間對此有充分的共識,確保彼此都是出于真正的理解和接受,而不是簡單的遷就和妥協,并理解這個決定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
同時,也請積極與雙方的父母溝通,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未來的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和諧、包容的家庭環(huán)境。
最重要的是,無論孩子最終隨誰的姓氏,請您始終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與支持。讓他們明白,無論外界如何議論,他們都是您心中最珍貴的寶貝。通過您的關愛和引導,他們定能建立積極的自我認同,成長為自信、獨立、有愛心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