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寶媽都知道母乳喂養(yǎng)很重要,因為寶寶在母親的懷抱里的確能獲得情緒的穩(wěn)定,并且能產(chǎn)生安全感。嬰兒時期的寶寶會依戀媽媽,若滿足不了這種情感需求,寶寶就會母性失調(diào)。有種說法是,經(jīng)歷過母性失調(diào)的孩子將來出現(xiàn)反社會性行為或問題行為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學者們一直都很重視“母性失調(diào)”。
其實寶媽的重要性在生兒育女方面是毋庸置疑的,母親在喂母乳的同時與寶寶進行交流,看見寶寶的表情就能明白寶寶想什么,聽到寶寶咿呀學語的聲音也能明白寶寶想表達什么,所以,只要是能與寶寶心靈相通的人,都會讓寶寶產(chǎn)生依戀感。這意味著養(yǎng)育孩子的責任不僅僅是寶媽一人,還需要爸爸、奶奶、爺爺?shù)墓餐亲o成長。
人們以母親最起碼要給寶寶喂6個月母乳為由,把養(yǎng)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母親,這不僅增大了寶媽的壓了和勞累成都,更加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想讓家寶成長為思想行為健全的人,還需要家人的共同努力。假如寶家在跟母親交流的同時,能與更多的人交流,他的成就將超越母親而延伸到更廣闊的世界。
有個孩子在幼兒園里畫畫時,在紙的正面大大地畫了自己和媽,然后在背面卻畫了一個很小的人。老師問他后邊的小人是誰,他說那個就是爸爸。為什么把爸爸畫在背面?孩子說:“爸爸好像是家里的人又好像不是家里的人,晚上睡覺的時候在家,可早上吃飯的時候又見不他,所以我就把爸爸畫到背面了。”錢是掙不完的,養(yǎng)家糊口也很累,但是爸爸更應該多陪一陪孩子,并學會與孩子交流。因為這才是為之奮斗的根本和歸屬。
過去,韓國的爸爸雖然從心底里喜歡孩子,卻決不在表面上表現(xiàn)出來,認為當爸爸就應該這樣。時過境遷,現(xiàn)在的年輕爸爸在外面抱著孩子走是很常見的事情,沒有人會大驚小怪。但大部分人還是認為照顧孩子是媽分內(nèi)的事,媽媽也理所當然地認為爸爸不應該太親近寶寶。但寶寶的個性是在每天的喂養(yǎng)、穿戴衣物、游戲玩耍等瑣碎的事情(其實是很重要的事情)中形成的,而在這些方面爸爸的參與也是必要的。
寶寶與寶爸在一起時能夠學會爸爸的價值觀,并能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這能讓寶寶增長不少見識,而孩子“想成為和爸爸一樣的人”的想法,也對他成人以后的擇業(yè)觀和成就感奠定基礎。為了孩子的未來,請寶爸抽出自己的空閑多陪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