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系 聰明的爸媽這么做
讓大孩子一起期待新生命的到來
臺灣有名的女學者龍應臺在第一個孩子四歲的時候,迎接了第二個孩子的到來,她讓大兒子安安貼著她的大肚子聽聽里面小生命的聲音,并告訴他:里面那個小家伙出來時,會給安安帶來一份禮物。果然,在弟弟飛飛出生時,母親給安安買了一輛會翻筋斗的越野跑車。于是“安安覺得,這嬰兒雖然哭聲大得嚇人,可是挺講信用的,還可以忍受。”
不要要求大孩子無條件的謙讓和承擔照顧的“義務”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獲獎紀錄片《姐姐》,講的是一對雙胞胎即將出世,剖腹產前家人認為女孩可以多照顧男孩,決定先拿她出來,賦予她姐姐的名義和隨后需要承擔的義務。十幾年后,小女孩對這種身份提出了質疑,在一個晚餐時間,她終于爆發(fā),無數遍地對自己母親哭訴:“你不喜歡我了!”
第一次是叫嚷;
第二次聲音降了下來,哽咽著說;
再往后則是暴哭。
這部紀錄片曾經讓很多人共鳴落淚。
“你是姐姐(哥哥)要懂事。要讓著弟弟(妹妹)”。這種論調其實并不少見。它會讓大的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權利和需求被剝奪,并且覺得不被愛,而小的孩子會變得無理取鬧。因此,不要一味的要求大孩子謙讓,即便是合理的謙讓,也要告訴他(她)為什么。
孩子爭吵時采取隔離措施
一名媽媽在知名論壇上分享如何處理兩個孩子吵架、搶東西的方法,就是隔離。“我有兩個孩子,相差5歲,我說說我的體會,小孩子的特點是任何事情都會當成游戲,講的道理他們不一定理解,尤其是兩歲孩子。他們告狀你就處理,很可能他們認為好玩,不如不處理,讓他們自己解決,實在太鬧,就分開。分開是最好的懲罰,逐漸讓他們了解,要想一起玩,就不要吵。”
有些話別亂說
“你們倆誰乖我愛誰”——孩子缺乏安全感,因為愛是有條件的。并且變得虛偽,不表露真實想法和需求。正確的說法是“你們都是我的最愛”
“等你媽媽有了弟弟(妹妹),就不愛你了”——如果有親戚朋友這么開玩笑,請嚴肅制止他們。否則孩子對弟弟妹妹的到來會提前充滿不安和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