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二胎政策已全面放開,但是自愿生二胎的家庭貌似還真不多。你也別覺得奇怪,必竟現(xiàn)在的年輕人的思想和以前老一輩的不同。
咱們爹媽年代的時候,他們在孩子的問題上只追求數(shù)量。但如今的年輕父母,要的確是質量。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怎么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是咱們新一代父母最為關心的話題。然而,在育兒路上,那些完全沒有育兒經(jīng)驗但又不去學習育兒知識的新媽們,總是會被民間的育兒誤區(qū)所誤導。
下面這篇民間育兒的10個大“坑”,請你自己數(shù)一數(shù)跳了幾個?
1號坑:骨頭湯補鈣最有效
每每一有空,父母經(jīng)常會給孩子熬一鍋骨頭湯喝,把它當作補鈣圣品。中國有句老話叫:“吃什么,補什么。”很多人都覺得孩子需要長個兒,不能缺鈣,否則骨頭長不好。骨頭湯富含豐富的鈣,喝骨頭湯自然能讓骨骼很結實。孩子缺鈣,不妨喝碗骨頭湯來補一補。
科普:曾有記者做過一個實驗表明:25升骨頭湯攝入的鈣才相當于一小盒牛奶。骨頭湯含鈣少脂肪嘌呤卻很多, 經(jīng)常喝不利于身體健康。濃白口感好的骨頭湯是因其中的脂肪含量高, 并非鈣含量高。骨頭里的鈣是以磷酸鹽形式存在的, 不容易溶解到湯里。
只喝骨頭湯也補充不了蛋白質, 蛋白質存在于肉里面。如果孩子確實缺鈣,爸爸媽媽應該咨詢醫(yī)生,用正確的方式給孩子補鈣,輕易相信一些偏方或者口口相傳但是未經(jīng)證實的方式來給孩子補鈣,輕者可能沒有作用,甚至可能是得其反或者引發(fā)其他健康問題。
2號坑:“捂汗”能退熱
“捂一捂能退熱”的說法已經(jīng)流傳很久,因此很多老人在寶寶發(fā)燒時都會主張給孩子多穿一些衣服,這樣才能降溫。
科普:孩子發(fā)燒時,末梢循環(huán)變得較差,手腳摸起來可能會有些涼涼的,但這并不是因為孩子穿得不夠多。將孩子包得嚴嚴實實反而會影響到機體的散熱,使體溫上升甚至處于高熱狀態(tài)。
因此,寶寶發(fā)燒的時候絕對不能捂熱,衣著一定要適度。否則會影響散熱,尤其對于新生兒體溫在38.5℃以上時,一旦包裹的過緊,容易導致驚厥發(fā)作。因此對于新生兒體溫升高,要立即打開包被及解松衣服以便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