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案例:
1.太多的“管束”會讓孩子更“不聽話”
做父母的愛孩子,就會特別想把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教給孩子,有些時候,由于愛子心切,我們甚至會顧不了孩子愿不愿意接受或者適不適合,都會希望他們“聽 話”
因為我們害怕他們出錯,擔心他們不好。這種“厚重”的愛,在潛意識里可能是因為父母還不太信任孩子的能力,也帶有一些小小的控制感,希望能駕馭孩 子。
但是有時候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多,他們就容易覺得父母太嘮叨,甚至會有逆反心理,從而讓父母“引導”孩子的功效降低。
孩子不聽話家長怎么辦
2.打罵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有些父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通過打罵的形式去“教育”孩子。
可 能在這種歇斯底里或者怒火之下,孩子確實是屈服了,父母會覺得讓他長了一次教訓,但是他心理上沒有完全的接受。因為他很恐懼,不服不行,是被強迫的去“聽從”的,等到父母不在時,他又會還原到原來的狀態(tài)。并且這種發(fā)火可能一次兩次有效,但是長期下去,孩子也會“免疫”,對于他的行為不是一個很好的引導途徑。
如果父母太容易“暴躁”,孩子也會習得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孩子將來長大可能也會表現(xiàn)得比較暴躁,容易發(fā)火。在他的世界里可能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是就是發(fā)火,沒有商量,沒有忍耐,沒有退步。
支招:孩子不聽話家長怎么辦?
1. 該不該聽話要分類討論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有反思和判斷能力。當孩子“不聽話”時,要想一想他這種不聽話有沒有道理,我們說的東西適不適合他,然后盡力調(diào)整自己的教養(yǎng)或者是建議,多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孩子不可能完全聽父母的,遇到問題要分析是應(yīng)該由著孩子還是應(yīng)該堅持我的東西。對于一些原則性比較強的問題,比如孩子碰電閘了,那就一定要讓他聽從我們。但是對于一些沒上升到原則問題的事情,父母可以讓孩子做主。
2.必須聽話的事情要立規(guī)矩
孩子的自知能力是有限的,有時確實需要父母的監(jiān)督。就拿睡覺這件事情來說,對小孩子來講,他的興趣很濃的時候,就會特別不愿意停止和結(jié)束。孩子的自控力是比 較弱的,我們經(jīng)??梢钥吹接械男『⒆油娴枚急牪婚_眼了,但是他還依舊不愿意去睡,可是第二天上幼兒園,必須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我們是不能的妥協(xié)的, 因此這件事情上,并不能完全聽他的話。我們就應(yīng)該堅持讓他去睡覺,不能聽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