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君樂寶方面提供的數據,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洋品牌奶粉分為原裝進口和大包分裝兩種,原裝進口洋奶粉的報關價一般在50-60元/桶之間,如果加上稅費,每罐國外生產裝罐的奶粉到中國的成本價僅為70-80元/桶,如果是通過大包粉形式進來的,分攤到每罐的生產成本更低。
“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原料是基本粉、乳清粉和乳糖,然后再加入微量元素,如今這些原料都是全球化采購,其生產性成本都和國產奶粉相差不大。
”在被問及究竟洋奶粉是否就比國產奶粉生產成本高時,君樂寶相關負責人強調,由于目前采購成本相差無幾,因而各國奶粉在奶源地相同的情況下,生產成本基本一致。乳業(yè)專家王丁棉更是強調,從目前奶源地建設來看,各國甚至各地的奶源成本相差并不大,使用不同奶源影響不了多少奶粉價格。
傳統(tǒng)流通利潤拉高成本100%
“其實奶粉的成本主要在流通,這是全行業(yè)的共識。” 王丁棉表示,因為從總代理商、省級經銷商、大區(qū)經銷商到零售商要經過七八個環(huán)節(jié),每層就增加成本10%-15%。如果不是這些環(huán)節(jié)影響,一罐洋奶粉的到岸價只有90元,國內奶粉的出廠價也只有60元,但一加上傳統(tǒng)渠道成本,消費者買到手的零售價至少200元以上。
對于此番僅定價百余元,劉森淼并不避諱價格戰(zhàn)的因素,在他看來,新品牌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消費者認同,品質是首要,價格則緊隨其后。“考慮到目前國內奶粉價格高昂,價格已經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決心。”他同時透露,為了擴大產能,總投資36億元的5家自有牧場預計今年10月將陸續(xù)投產使用。
難以撼動買“貴”心理
和君樂寶的“信心”相比,業(yè)內專家卻認為并不一定能夠如愿,并表示君樂寶這種電商和電話直營銷售模式并不是創(chuàng)新,全球采用這種奶粉銷售模式早有先例,為何沒能普及,首先品牌做得好的快消企業(yè)并不在乎會因為使用傳統(tǒng)渠道而虧本。
另外更主要的是因為消費者的買“貴”心理,即所謂的“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君樂寶這種超低價營銷過于勢單力薄,很難撼動目前既有的奶粉市場價格格局。同時也給自身帶來風險,即完全摒棄傳統(tǒng)渠道,而采用這種低價,消費者是否會買賬是個問題。”王丁棉說。
盡管不能確定是否會顛覆嬰幼兒乳粉行業(yè)高價傳統(tǒng),但業(yè)內依然認為,至少君樂寶可以扮演一個攪局者的角色。
本文由媽媽育兒網(http://m.trippycrew.com/)小編摘自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