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是0-7歲寶寶的必修“課”。只不過,每次帶著寶寶接種疫苗,總是讓家長朋友們在免費or自費這個問題上糾結,究竟是打免費的好還是打自費的好,這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的爸爸媽媽。
免費疫苗是由國家出錢,家長不用掏一分錢;而自費疫苗是由家長出錢。相信錢不是粑粑麻麻關注的重點,重點是,有嘛區(qū)別?
認清類型:免費、自費疫苗同等重要
要為寶寶做疫苗接種規(guī)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免費和自費的疫苗有什么區(qū)別?哪些該打,哪些沒必要打?“免費和自費疫苗,也就是按國家規(guī)定劃分的一類和二類疫苗。在廣東,所有適齡兒童都可免費接種14種疫苗,用來預防15種感染性疾病,廣州目前疫苗接種率在95%以上,每年接種超過700萬針次。”
邵小飛主任進一步解釋說,“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在內(nèi)的一類疫苗由政府來買單,而像水痘疫苗、五聯(lián)疫苗之類的二類疫苗則需要家長承擔費用。但隨著國家財政投入加大,越來越多的二類疫苗會變成一類疫苗,現(xiàn)在有些一類苗以前也曾經(jīng)是二類苗,比如乙肝疫苗、麻腮風疫苗等。
此外,專家還表示,二類疫苗雖然是自費的,但它們是一類疫苗的有效補充,現(xiàn)在推薦的第二類疫苗所預防的都是一些常見疾病,比如流感、水痘等,從公共衛(wèi)生的角度來說,錢花在疫苗上要比花在治療上性價比高得多。因此,家長可以根據(jù)寶寶的具體情況和醫(yī)生的推薦,在知情、自愿、自費、按需、科學的原則下進行選擇。對于寶寶疾病預防,一類二類疫苗同等重要。
近期一項涉及9748名孕期媽媽和2月齡媽媽的網(wǎng)絡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70%的媽媽認為有必要給孩子接種免費疫苗以外的自費疫苗,來幫助寶寶構筑牢固的免疫屏障。
有30%多的媽媽稱會選擇進口疫苗,因為有大量的臨床研究證明疫苗的安全性。媽媽對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關注,使得更多的媽媽更早的參與到了二類疫苗的選擇和規(guī)劃,媽媽多做一點功課,寶寶健康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