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至關重要,它是陪伴我們一輩子的標簽。原來起名字基本上都是長輩們起,他們會在字典上查好久,希望能夠取一個寓意美滿,或者是蘊含自己祝福的好名字。但是,取名字的時候覺得寓意滿滿,等真正叫起來,可就不是那樣了。
鄰居姓“夏”,他媳婦欣欣剛懷孕的時候,兩人還商量過要給孩子起什么名字。有一次和欣欣閑聊的時候,她說了自己的想法:“我已經(jīng)想好了,生了男孩就叫夏流光,女孩就叫夏眠,多好聽啊!”但是,沒想到等到孩子生下來時,孩子的爺爺專門從老家趕了回來,還給孩子起了一個“霸氣”的名字,叫做夏史壬。

本來爺爺想給孩子起名叫夏史,希望孩子能夠博覽群書,做一個有學問的人。但因為孩子缺水,所以爺爺就給孩子的名字后面加了一個“壬”字。壬是代表陽水,大水,旺得很。欣欣雖然覺得有些拗口,但還是同意了,畢竟是老人的一番心意,也是為了孩子好。
這天吃完晚飯以后,欣欣和老公就帶著孩子準備去附近的廣場上玩。天雖然黑,但是廣場上卻熱鬧非凡了,跳廣場舞的、玩釣魚游戲的、擺攤賣東西的應有盡有。孩子被釣魚的游戲吸引了,夫妻倆就讓孩子玩了一會兒。
中間碰到了熟人,幾個人聊了幾句,沒想到一扭頭孩子不見了,兩人著急的在廣場上找,邊找邊叫孩子的名字。看到旁邊廣場舞大媽放的喇叭,就隨手抄起來叫著孩子的名字,但沒想到卻引來了正在跳廣場舞的大媽們,。媽們表情都怒了高聲說:“嚇死人”這算怎么一回事兒?不過聽過解釋以后,大家明白是個烏龍,就趕緊幫忙找孩子。萬幸孩子也沒跑遠,就在跳廣場舞旁邊看賣小燈具。
所以,這件事也告訴我們,給孩子起名字一定要多方面考慮,不能只看一方面就夠了。那么,我們如何才能給孩子起一個好的名字呢?
1、借姓成名法
我們的很多姓都是多義詞,借姓成名就是利用姓氏,來組成有趣的詞語做姓名。比如說田野、田園、洪濤、樊歌、康熙等。這些名字利用自己的姓的優(yōu)勢,顯得構思巧妙,獨具匠心。讓別人看到,更是過目不忘。
2、借用詩詞法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古典詩詞中提取字來做名字,也是不錯的選擇。既有文化底蘊,又蘊含美好祝愿。比如說“博文”就是取自“夫子循循善誘人,博我以文,得我以禮”;“如斯”取自“逝者如斯夫”;“思遠”取自“視爾不藏,我思不遠”等等。
3、兩姓疊加法
還有一種起名字的方法,簡直是秀恩愛的典范,那就是以母之姓,冠以父姓。比如說嚴厲、魏卓、常王等,雖然有的有些怪,但是仔細想想?yún)s很耐人尋味。
現(xiàn)在,很多家長們因為看了很多言情小說或者是言情劇,就把孩子的名字起得非常言情,從而造成了下面有些名字重名率飆升。比如男孩子的浩然、子軒、皓軒;女孩的梓萱、梓涵、詩涵等等。名字是父母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也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標簽,為人父母的可不能以一時喜好就沖動決定,一定要仔細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