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嬰幼兒寶寶身體尚未發(fā)育完善,所以此時體質(zhì)普遍較弱,遇到一點點病菌就會引起“感染”。雖然寶寶生病普遍就是感冒發(fā)燒拉肚子這些常同見問題,但小毛病也需要治療不是嗎?
寶寶生病了,治療必然少不了藥物。但每次喂藥都不能順利完成,寶寶不是哭鬧不止,就是不愿意張嘴,有時候干脆把喝進去的藥往外吐。每次喂養(yǎng)都成了媽咪們的一大煩惱,藥怎樣喂,寶寶才能接受呢?
媽媽育兒網(wǎng)小編今天為各位麻麻介紹4種小工具,讓喂藥從此變得更輕松。
4種小工具讓喂藥變輕松
1.奶瓶
如果給寶寶喂的藥需要用少量水化開,可以用小奶瓶來喂。對1個月左右的寶寶來說,這種喂法能保證他把藥全吃下去。
先用一點水將藥完全溶解,再倒入奶瓶中,注意不要直接把藥溶解到裝有水的奶瓶里,因為奶瓶里的水如果放太多,寶寶可能會喝不完。
如果是純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則不建議使用奶瓶喂藥,因為寶寶有可能以后拒絕你的乳頭,因為吸母乳比吸奶嘴費勁兒。
2.小調(diào)羹
從寶寶2個月后就可以使用小調(diào)羹喂藥。如果有帶定量的小調(diào)羹最好,可以避免藥劑不準,如果沒有,可以先用小量杯量好藥量,再用小調(diào)羹喂。
喂藥時,輕輕按一下寶寶的下巴,讓他張開嘴,放入調(diào)羹,按在他的下嘴唇上,一點點地傾斜,讓藥流到他嘴里。